黃帝內經素問補註釋文更新217章TXT免費下載 全集最新列表 (唐)王冰注

時間:2017-03-15 19:49 /現代言情 / 編輯:塞巴斯蒂安
完整版小說《黃帝內經素問補註釋文》由(唐)王冰注最新寫的一本古典、武俠、西遊型別的小說,主角之氣,陰陽,五藏,書中主要講述了:狱知下康学者,腑外兩筋之問獨陷下者,則其處也...

黃帝內經素問補註釋文

作品字數:約35.7萬字

小說時代: 古代

閱讀指數:10分

《黃帝內經素問補註釋文》線上閱讀

《黃帝內經素問補註釋文》第109章

知下康者,腑外兩筋之問獨陷下者,則其處也。

帝曰:餘聞九針,上應天地四時陰陽,願聞其方,令可傳於後世以為常也。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時、五音、六律、七星、八風、九形亦應之。針各有所宜,故曰九針。

新校正雲:詳此文與《靈樞經》相出入。

人皮應天,

覆蓋於物,天之象也。

應地,

厚安靜,地之象也。

人脈應人,人筋應時,

人脈應人者,盛衰變易,人之象也。人筋應時者,堅固貞#3定,時之象也。

人聲應音,備五音故。

人陰陽氣應律,

會氣通,相生無替,則律之象。

新校正雲:按別本氣一作度。

人齒面目應星,

人面應七星者,所謂面有七孔應之也。新校正雲:詳此注乃全元起之辭也。

人出入氣應風,

動出往來,風之象也。

人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

形之外,之象也。

故一針皮,二針,三針脈,四針筋,五針骨,六針調陰陽,七針益精,八針除風,九針通九竅,除三百六十五節氣。此之謂各有所主也。

一饞針,二員針,三鏟針,四鋒針,五姅針,六員利針,七毫針,八長針,九大針。新校正雲:按別本外一作鈹。

人心意應八風,

動靜不形,風之象也。

人氣應天,

執行不息,天之象也。

人髮齒耳目五聲應五音六律,

髮齒生長,耳目清通,五聲應同,故應五音及六律也。

人陰陽脈血氣應地,

人陰陽有會,生成脈血,氣有虛盈盛衰,故應地也。

人肝目應之九。

肝氣通目,木生數三,三而三之,則應之九也。

九竅三百六十五,

新校正雲:按全元起本無此七字。

人一以觀動靜天二以候五七星應之以候髮毋澤五音一以候宮商角徵羽六律有餘不足應之二地一以候高下有餘九一節俞應之以候閉節三人變一分人候齒洩多血少十分角之變五分以候緩急六分不足三分寒關節第九分四時人寒溫燥濕四時一應之以候相反一四方各作解。

此一百二十四字,蠹簡爛文,義理殘#1缺,莫可尋究,而上古書故且載之,以佇後之本也。新校正雲:詳王氏雲一百二十四字,今有一百二十三字,又亡一字。

☆、第58章 長節論篇

家不診,聽病者言。在頭頭疾,為藏針之,藏,猶也,言审词之。故下文

曰:新校正雲:按全元起本雲為針之,無藏字。

至骨病已,上無傷骨及皮,皮者也。

皮者針之,故骨無傷骨及皮也。

,入一傍四處,治寒熱。

頭有寒熱,則用陰法治之。陰,謂卒之如此數也。新校正雲:按別本卒一作平。按《甲乙經》:陽者,正內一傍內四。陰者,左右卒之。此陰疑是陽

專者,大藏,

寒熱病氣中者,當五藏以拒之。

迫藏背,背俞也,

迫,近也。漸近於藏,則背五藏之俞也。

之迫藏,藏會,

近於藏者何也?以是藏氣之會發也。

中寒熱去而止,

(109 / 217)
黃帝內經素問補註釋文

黃帝內經素問補註釋文

作者:(唐)王冰注 型別:現代言情 完結: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詳情
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